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130章 大佬的修养(第2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叶明赶到医院时,老人正躺在ICU外的走廊长椅上输液。血压偏低,心律不齐,医生说是过度劳累所致。

“您何必亲自写那份报告?”叶明红着眼睛责问。

沈文澜苦笑:“因为没人比我更清楚,体制内的声音有多重要。我提交的《关于设立国家级影视荣誉体系的建议案》,已经被列入下月常委学习会的参阅文件。”

叶明怔住。

这意味着,这件事已经进入了最高决策层的视野。

“但我有个条件。”沈文澜握住他的手,“第一个获得‘金帧奖’的人,必须是你父亲。”

叶明猛地抬头:“我爸?”

“叶建国,1987年执导《锈河》。”沈文澜闭上眼,仿佛回到那个年代,“那是一部讲国企改革阵痛的片子,原本入围了戛纳。可最后……你知道的,上级一句话,全片销毁。他从此再没碰过摄影机,转行做了洗印工人,一辈子默默无闻。”

叶明从未听父母提起这段往事。他只知道父亲早逝,母亲常说“你爸是个老实人”。

“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,”沈文澜轻声道,“而是千千万万个被时代碾过的创作者。你要让所有人知道,即使失败,也是一种英雄。”

三天后,叶明独自回到老家县城。他在尘封的阁楼翻找半天,终于在一个木箱底层发现了一卷胶片。标签上写着:《锈河》样片V1。

经专业修复,仅存的十七分钟片段得以重现。画面粗糙,却充满力量:工人们围坐在废弃车间开会,一名青年厂长站在铁皮桌上喊话:“我们不怕改革,但我们怕谎言!”

叶明看着看着,哭了。

他知道,这就是起点。

两个月后,“金帧奖”评选正式启动。提名名单一经公布,震动全国??

叶建国(已故),《锈河》

王素芬(已故),《女人山》(1993年遭禁,讲述农村女性自杀现象)

张默川,独立纪录片《边界》作者,现居海外,被列为“失踪创作者”

每一人,都是刺向遗忘的刀。

然而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
颁奖典礼定于次年春天举行,地点尚未公布。可就在筹备期间,新的阻力悄然浮现。

首先是资金问题。“创作遗产信托基金”原定由三家民营文化集团共同出资,但在最后一刻,其中两家突然撤资,理由竟是“战略调整”。经查,这两家企业实际控制人均与某宣传系统领导亲属有关联。

接着,负责制作奖杯的工艺厂接到“安全生产检查”,设备全部查封,工期延误。而原定直播合作的央视纪录频道,则以“档期冲突”为由退出。

最严重的是,公安部网安局发出通知,要求各大平台加强对“金帧奖”相关信息的审核,防止“借纪念之名行煽动之实”。

叶明明白,这是赤裸裸的封锁。

但他不再愤怒,也不再急于辩解。这一次,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反击。

他宣布:“金帧奖”不设实体颁奖礼,改为在全国一百座城市同步举办“露天放映夜”。每一场,都将播放一位提名者的代表作残片,并现场宣读授奖词。

“他们不让聚光灯亮起来,”叶明在发布会上说,“那我们就把星光洒向人间。”

消息传出,报名的城市迅速超过两百个。从拉萨到漠河,从舟山群岛到喀什古城,无数社区、学校、咖啡馆、书店自愿成为放映点。有人捐投影仪,有人义务做志愿者,还有偏远地区的老师骑摩托翻山越岭送去设备。

那一夜,叶明站在北京鼓楼广场的临时银幕前,看着天空飘起细雪。身旁,林晚秋抱着一台老式扩音器,准备念出第一段授奖词。

当她的声音响起时,全场安静下来: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