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 霸气(第12页)
明天恢复双更!,!
什么?这在我看来,就叫闷声发财。这也就使得那些大厂们,会更加的不容易发现我们。”
“而即便是将来他们发现了,或者燃油车的形势越来越难,他们一个两个的,都被迫进入电动车这个赛道,甚至来跟你们抢微型电动车的市场,你们也不用怕!”
“我是新纪元科技的大股东,是他们的董事长,新纪元科技那里有投资超过三个亿研发出来的很多电动汽车的技术,后续还会更多。你们是友商,出钱就可以买到比较成熟的技术了,不会出现被任何人卡脖子的可能。”
“而这个优势,是其他的汽车公司,哪怕大厂,也不具备的,并且这些技术,也不是他们想研发就能马上研发出来的!拖到三年五年之后,新纪元手里掌握的技术形成一个专利墙,他们可能花十倍的科研经费,都很难突破,那就必须拿钱来买技术授权,那么毫无疑问,这个授权费会比你们高!”
“而与此同时,我已经决定要入股至少两家锂电池的生产企业,你们的电池供应就也有保障了!那就只差一个电机,且不说目前咱们国内做的电机也能用,就算向国际上去买,也不是不能接受,而且就我所知,新纪元正在电动车专用电机这一块儿上搞研发,预计未来一两年内,一定能拿出成熟的商用技术!所以在这一点上,你们也是不可能被卡脖子的。”
“这是什么意思?这就意味着接下来,电动汽车的这一整条生产链,我已经为你们全部打通了。并且当你们在这条赛道上跑上三四年之后,你们的先发优势,你们的供应链管理,你们的生产管理,都已经有了先发优势!”
“这一系列的优势,不要说别人暂时发现不了你们在闷声赚钱,就算他们发现了,两三年之后,他们奋起直追,也没那么容易追上来!”
说到这里,彭向明忽然注意到江明妃举起了手,“嗯?你想说什么?”
“呃……打断你一下,我们的永磁同步电机研发,在前几天刚刚取得了一些进展,正在申请专利,目前来说,已经彻底打通,如果能顺利投产的话,我们的技术就基本上位于这一块儿的全球前列了,工作效率应该只比博世的电机低一点点的,并且单说电动汽车专用电机的话,我们应该是目前做的最好的。”
彭向明愣了一阵子,忽然笑起来,打个响指,“呶,你们瞧,电机也解决了!”
…………
早在当初决定收购东方汽车的时候,彭向明就知道,要说服杜建秋这些人心甘情愿的去专心走微型电动车这条路,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。
所以,为了今天的这一场“突击式”的发言,他此前其实已经反复酝酿了很久,要说什么,怎么说,用什么样的姿态和语气去说,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可即便如此,从现场沉默而又僵硬的气氛里,他能够感觉到,自己的这一番发言,并没有能够如愿地直接把所有人拉到自己的思路和轨道上来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,又都不是小孩子了,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,就轻易的被说服——甚至于,能够走到今天,能够在此时坐到这间会议室里来,恰恰说明他们都并不是什么随波逐流的人。
不过,无所谓了。
软话硬话都说过了,彭向明也并不强求每个人都马上转变思路,只要大家都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已经做出了决定,东方汽车接下来必须做、也只能做电动汽车这件事,已经是他们所无法扭转的,并且或主动或被迫的,能够投入到这件事情上来,为这件事建言献策,并推动它,就足够了。
至于他们是不是会在背后吐槽,甚至是咒骂自己,那并不重要。
“你刚才可是够霸气的!有点儿霸道总裁的范儿了!”
身后的会议室里,江明妃已经被东方汽车那边以杜建秋为首的一帮人,给围在了中间,她要面对的,是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彭向明走出来透透气的功夫,萧韵怡随后就跟了出来,还笑着打趣。
她的眼睛里没有任何嘲笑的意思,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赞赏。
彭向明耸耸肩,“不这样不行,那么多钱砸进去了,还又刚背上了九个多亿的贷款,虽然延贷了,但每一天都有利息的,一分都不会少,所以,我没时间让他们慢慢讨论分析该走哪条路!那就干脆搞一言堂,直接定下来。他们也省事儿了,只需要讨论怎么把这件事做好就行了。”
萧韵怡闻言笑起来,点点头,“倒也是。”
彭向明忽然问她,“怎么样,这次你是全程参与了这次的收购的,你也知道我跟新纪元的关系,接下来我又要投一波钱给新纪元,你跟建元,要不要跟着入一股?……别误会啊,我可不是找你们分担资金压力,这笔钱,我自己也投得起,我是真的特别看好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,所以现在就想拉你们跟我上车,将来好能够一起分享这一块儿的红利。”
萧韵怡想了想,说:“看建元吧!坦白讲,虽然帮你操作了这些事,但我个人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,依然是有很大疑虑的。前景还不太光明,这个时候,我个人其实是不太赞成像你这样直接下重注的,风险太大了。”
顿了顿,她笑,“不过么,要是建元同意的话,我也不反对。”
这个回答,真是滑头之极。
彭向明哈哈一笑,“好!回头我给他打电话!”
两人聊了几句,转头回去,会议室里,仍是一问一答的快节奏。
“也就是说,他们虽然技术略差,但的确比国际均价要稍微便宜一点?您来估计的话,当他们这个94wh每千克的新技术彻底投产之后,会把价格拉低到哪一步?因为我不太懂电池技术,他们的新技术投产的话,是会导致原有的落后技术大幅度降价,还是说新技术已经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价?”
“新技术的投入使用,必然导致生产成本下降,目前锂电池的国际均价,是550米刀每千瓦时,换算成国内货币,大概3700块每千瓦时,他们现在正在向我们提供的这一款磷酸铁锂电池,售价是3500块每千瓦时,但我们的使用量不可能跟你们的量产汽车的用量相比,所以如果你们的销路稳定下来,一份长期供货合同,把他们的出货量给拉起来,我相信就现在这个技术,把每千瓦时的售价拉到3200块以下,问题不大,应用新技术之后,成本应该会更低!”
“2800?有可能做到2500吗?”
“这个我不好说,后续得你们跟汇德时代自己谈。不过锂电池现在的适用范围受限,产能是起不来的,如果你们能把需求提上来,就有了很大的议价权!更何况,老板刚才不是说了,他会投资锂电池的。大家是一家!”
“你们的电动汽车架构研发到哪一步了?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技术支持?”
“我们这边的研发,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高端电动车去发力的,我们研发的重点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结合,而且我们计划中的第一代车型,就要配备80千瓦时以上的蓄电池,要力争达到400公里以上的续航,所以,我们的架构就算研发出来,你们恐怕也用不上。但是老板刚才的提议,我是认可的,我们可以同时抽调相关的研发人员,来做这个小型电动车的架构研发,而且在不考虑为未来的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技术留有余地的情况下,我相信这个架构,不会存在什么关键性的技术障碍,更多需要考量的,其实是电池的排布、电池和车重的比重问题,因为你们的成本限制,使得你们不可能配备太高的电池储备。而在这方面,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经验丰富,可以提供很多非常专业的建议。当然,考虑到我们是从一开始就研发电动车的,我们的思路是电动车的思路,而你们在今天之前,都主要是做燃油车的,是燃油车的思路,所以我认为,这种研发,应该以我们的技术人员为主导,你们为辅助,研发成功之后,以授权使用的方式,为你们所用。”
“虽然我对电动汽车了解不多,但就我看来,电动汽车最大的痛点,在续航能力上。所以,如果我们能把整车的质量控制在600公斤以下的话,我们全套采用你们给出的电池管理和电机技术的打包,需要配备大概多少电池,才能保证nedc续航不低于60公里?”
“这个……恐怕需要我们公司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给你答案,而且就算给,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推算,具体如何,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得知。不过现在就让我回答的话,如果你们能够把整车质量控制在600公斤以下,我预估能有个三到四千瓦时的电池组,就应该可以达到你们的续航预期了。这一点,请相信我们的技术,我们的电池管理技术,绝对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,没有之一!”
“四千瓦时的话,光电池成本就要一万多,甚至可能需要一万二!这个成本,比如买发动机来,一点都不低呀!再加上还要购买你们的电机和相关技术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