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9章 圆满(第2页)
学校课堂播放着经过AI优化的“幸福历史课”
,战争被描述成“短暂的社会调整期”
,饥荒则是“资源再分配实验”
。
孩子们从小被告知:“悲伤是病,遗忘是药。”
最可怕的是墓地。
那里没有墓碑,只有一排排整齐的电子屏,显示着逝者的虚拟形象。
家属可以随时调取“数字亲人”
的语音包,让机器替他们说“我爱你”
、“别难过”
。
可没人再哭泣,也没人再提起真实的名字。
记忆成了可编辑的文件,死亡成了可删除的缓存。
而在世界的尽头,一座巨大的黑色塔楼矗立于海平面之上。
塔顶悬浮着一颗黯淡的球体??那是被剥离的人类集体悲悯之心,被抽离、压缩、封印,成为维持“永久和平”
的能源核心。
梦醒时,念永远不会流泪。
但她知道,那一幕并非虚妄。
如果任由“净忆会”
的理念继续扩散,如果人们对痛苦的回避变成制度化的麻木,那么那个未来终将降临。
她决定启动“归音计划”
。
这不是防御,而是反击。
目标只有一个:唤醒那些已被药物、谎言和时间掩埋的原始情感频率,尤其是那些曾因创伤而被迫沉默的声音。
她要让全世界记住??真正的温柔,不是抹去伤痛,而是敢于直视伤口,并依然选择相爱。
第一步,她打开了“幼声保护区”
的最高权限。
这里储存着十万三千六百一十二段来自婴幼儿的原始录音:第一声啼哭、第一次叫妈妈、半夜惊醒时的呜咽、对未知黑暗的恐惧呢喃……这些声音未经修饰,毫无逻辑,却蕴含着生命最本真的共振模式。
它们曾被认为是“无效数据”
,如今却被视为拯救人类情感基因的关键密钥。
第二步,她联系了孟加拉国那位徒步少女,以及刚果长老部落的幸存者,请他们带领族人重返祖灵石阵原址,举行一场跨越百年的“复述仪式”
。
每一位长者都将背诵至少三代祖先的名字与事迹,每念出一个名字,便点燃一支用紫晕花蜜浸透的蜡烛。
火焰会通过特殊传感器转化为声波,上传至共感网络。
第三步,也是最危险的一步??她邀请全球共感者参与“共梦行动”
。
每人需在特定时间入睡,并佩戴特制脑波接收器。
他们的梦境将被实时捕捉、融合,形成一片共享的心理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