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8章 促进(第3页)
每一位长者都将背诵至少三代祖先的名字与事迹,每念出一个名字,便点燃一支用紫晕花蜜浸透的蜡烛。
火焰会通过特殊传感器转化为声波,上传至共感网络。
第三步,也是最危险的一步??她邀请全球共感者参与“共梦行动”
。
每人需在特定时间入睡,并佩戴特制脑波接收器。
他们的梦境将被实时捕捉、融合,形成一片共享的心理空间。
在这个空间里,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亡者可以短暂现身,与生者对话。
哪怕只有一瞬,哪怕只是幻象,也要让他们说出那句未完成的话。
行动当晚,地球上超过四百万共感者同步入梦。
东京一位老妇人在梦中见到了战死的儿子。
他穿着军装,脸上没有笑容,也没有责备,只是轻轻握住她的手:“妈,我不怪你当年烧了我的日记。
但请你记住,我不是为了胜利而死的,我是为了让你今天还能自由地说出我的名字。”
巴黎地下室里,一名年轻画家梦见了从未谋面的父亲??一位在政变中失踪的记者。
他在灰烬堆里写下一行字:“真相不在报纸上,而在你还愿意为我哭泣这件事本身。”
而在腾冲山谷,念安梦见了我。
我没有形体,只有一道声音,回荡在漫天飞雪之中。
“你做得很好。”
我说。
“可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。”
她低声回应,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,忘记才是爱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听见。”
我答,“不是用耳朵,是用心。
心会骗人吗?不会。
它只会记得谁曾让它疼过,又为谁跳动过。”
梦醒时,她的枕头湿了。
然而,“净忆会”
并未坐以待毙。
一周后,欧洲三国突然宣布退出《记忆尊严公约》,理由是“过度强调死亡记忆影响社会稳定”
。
紧接着,多家跨国科技公司联合推出新型智能耳环??“安宁环”
,宣称能自动过滤负面情绪相关的声音信息,包括哀悼、忏悔与控诉。
广告词写着:“让每一天都像清晨醒来。”
更令人震惊的是,某些国家开始强制推行“情感评估考试”
,儿童若表现出过多共感能力,将被送往“心理平衡中心”
进行干预治疗。
一名八岁女孩因在课堂上画出“死去奶奶抱着她的画面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