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8章(第1页)
第408章
这日,楚萧和云泠在御花园散步。云泠怀着身孕,脚步有些缓慢。楚萧扶着她,轻声说:“小心点。”
云泠笑着点头:“你看这御花园的花开得多好,就像现在的国家一样,生机勃勃。”
楚萧看着她,又看向远方:“是啊,这都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。以后,我们还要一起守护好这江山,让它永远繁荣下去。”
续写
秋末的雨来得突然,淅淅沥沥打在御花园的梧桐叶上,溅起细碎的水花。楚萧撑着油纸伞,小心护着身怀六甲的云泠往暖阁走,脚步放得极缓。
“前些日子派去西南的官员传回消息,那边的粮田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,百姓们都在修新房。”云泠靠在楚萧臂弯里,声音带着孕期特有的柔和,“还有运河那边,商船比开春时多了近一半,漕运的官员说,今年冬天京城的粮价怕是要再降些。”
楚萧低头看她,指尖拂过她鬓边被雨打湿的碎发:“都是你当初的主意好,让官员们带着农书去西南教百姓种高产的作物,又让人在运河沿岸设了粮仓,才稳住了物价。”
进了暖阁,宫人连忙奉上热茶。云泠接过茶盏暖手,忽然想起什么:“对了,太医院刚送来消息,之前在西北推广的预防风寒的汤药,已经在各州县的医馆普及了,今年冬天染风寒的人肯定会少很多。”
楚萧点点头,目光落在窗外的雨幕上:“西北苦寒,明年开春得再拨些银子过去,让他们多盖几间医馆和学堂。寻常百姓不仅要吃得饱,还得看得上病、识得字,才算真的安稳。”
正说着,内侍监总管捧着奏折进来,躬身道:“陛下,北疆急报,北狄派使者来了,说想要求和,还带了贡品,此刻正在城外驿馆候着。”
楚萧接过奏折翻看,眉头微挑:“北狄可汗倒是识趣,去年被我们打退之后,这一年都没敢来犯,如今主动求和,倒省了不少事。”
云泠放下茶盏:“要不要见见那使者?也好探探他们的底细,免得是缓兵之计。”
“明日让礼部的人先去接洽,把贡品清单报上来。”楚萧将奏折放在案上,语气沉稳,“若是真心求和,便许他们开通互市,但边境的守军不能撤,关卡的盘查也得照旧。咱们不主动挑事,但也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。”
第二日午后,礼部尚书带着北狄使者的回话来见楚萧。使者说,北狄愿意归还前些年掳走的中原百姓,还承诺十年内不犯边境,只求能在边境设互市,换取中原的茶叶、布匹和农具。
楚萧听后,当即拍板:“准了。但有两条,一是归还百姓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,派御史去北狄监办;二是互市的地点只能在云漠关附近,且北狄商队每次入境不得超过五十人,得有朝廷官员全程陪同。”
旨意传下去后,朝堂上竟无一人反对。这些年楚萧治下清明,官员们早已信服他的决断。
转眼到了腊月,北狄如约送回了所有掳走的百姓,共计三百余人。楚萧让人在城外设了安置点,给每户发了粮食和银子,还派了医官为他们诊治。百姓们感念皇恩,跪在城外叩谢,哭声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。
除夕夜,宫里摆了家宴,只有楚萧和云泠两人。小厨房做了云泠爱吃的糯米糕,楚萧亲自给她盛了碗鸡汤,又细心挑去里面的骨头。
“今年这年过得安生,没有奏折要批,也没有急报传来。”云泠咬了口糯米糕,眼睛弯成月牙,“还记得三年前在边关,咱们除夕只吃了碗冻硬的肉粥,你还说等安定了,要陪我好好过个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