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86 章(第2页)
简短的寒暄之后,直接进入拍摄流程。
工作人员给高翰非和芭乐佩戴上了拍摄的耳机,然后交代说:“好了,耳机都已经帮二位老师戴好了,一会节目开始以后,两位就正常说话就可以。”
高翰非点点头,说:“辛苦了。”
芭乐也说了一句辛苦了,表面很平静,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戴上耳机的她有种孙悟空戴上紧箍咒的感觉,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。
-
机器调试完毕以后,摄像大哥倒数三二一,然后手一挥提示朱敏可以走位。
朱敏迈着节奏相间的步伐,从画面外走到了镜头前。
她面对摄像机,娴熟地说着开场白:“各位观众大家好,欢迎大家收看《大国创新之聚焦新能源汽车》,今天我们走进的是华腾汽车,我现在的所在位置就是华腾鹏城的试验基地。”
这句说完,朱敏稍稍停顿了一会,继续往下说:“大家都知道,华腾汽车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,从品牌建立到发展到今天的规模,它有几个不变,几个变化。不变的是他的总部始终设在鹏城,从这里萌芽,也从这里茁壮成长;不变的还比如,华腾在企业创建之初,给自己设定的发展目标就是制造质量最好的汽车,助力中国汽车冲出国内,走向世界,与国外的名牌竞争。这么多年,虽然初心没有变过,但国内国外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在如今新势力造车品牌势头迅猛的当下,老牌车企如何能够突围,我想观众朋友们和我一样好奇,这些答案将会在今天的节目中一一揭晓,此时此刻,能够告诉我们答案的正向我们走来。”
到底是专业的主持人,芭乐在一旁听得好佩服,在没有任何提示信息的前提下,说这么多内容没有丝毫的卡顿与犹豫,更别说忘词了,真是术业有专攻。
一大段话开场铺垫结束,朱敏将视线转移到高翰非和芭乐身上,说话内容也随之转移:“今天走进我们演播厅的二位是华腾公司非常杰出且年轻的员工代表,让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。”
并且悄悄地给了他俩一个手势,示意他们快步走到镜头前。
直播这就开始了,芭乐听从指令,紧紧跟在高翰非身后,走到主持人身旁站定。
朱敏给大家做介绍:“站在我左手边的男士是高翰非,他身旁的女士是童芭乐,二位和大家打打招呼吧。”
高翰非面对镜头,招呼打得非常简洁:“大家好,我是高翰非。”
言简意赅却足够应对。
轮到芭乐,拖沓界代表就登场了。
她生怕自己说得不够全面,那叫一个娓娓道来:“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,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参加央视财经频道··”
那阵势,像是发表获奖感言。
摄像大哥一直在給芭乐使眼色,示意她差不多行了,再往下说节目时长要超了。
芭乐根本腾不出精力去和摄像大哥眼神交流,一直直勾勾地盯着摄像机镜头一板一眼地解说内心独白。
最后还是朱敏经验丰富,亲切又自然地截断了芭乐的长篇大论:“能看得出来,芭乐可能是第一次节目录节目,所以有点紧张。没关系,一会我们聊的都是你的专业话题,话题聊开了,自然就放松了。”
芭乐点点头,像是终于得救般,长呼一口气。
朱敏:“今天我们专访的形式也有所改变,直播的地点不是传统的影棚或者会客室,而是非常应景地改在车上进行,那我们闲话不多说,直接上车吧。”
上车以后,坐在主驾驶位置的高翰非,声音低沉大致介绍了接下来要体验的内容。
高翰非的驾驶风格就和他这个人一样稳定。
全程没有一脚急刹,并线平顺,基本感受不到晃动,如果闭上眼,可能都感受不到并线了。
高翰非的车技让朱敏也感到很安心,在经过一个惊险刺激的50%坡道之后,这份安心直接被她说了出来:“其实我个人是不太喜欢坐车的一个人,因为有晕车的症状,尤其是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还需要不停地说话,所以来之前我是有一些担忧的,但是上了车以后的感觉非常好,我们工作人员的驾驶技术非常地平稳。”
高翰非补充道:“华腾汽车在研发过程中,设置了很多功能,在特殊场景中有陡坡缓降,在日常场景中,则首创了“防晕车系统”,从重心的高度、座位分分布、悬架设置及转向幅度等多重维度进行了针对性的设置和调校,有效减少45%的晕眩不适。”
朱敏开始读直播间里观众的留言:“大家都知道我平时是个态度严谨的主持人,做节目的时候不会说与节目无关的话题。”说到这她叹了一口气:“今天怕是要破例了,谁能想象到,我们专业性这么强的汽车节目,大家关注的焦点竟然不是汽车与技术,而是在人,这样吧,我读几条,让大家感受一下。”
“一位来自江苏南京的网友留言:高总说话声音真好听,好有磁性。”
“四川成都的网友是这样说的:今天节目里的这位高总也太帅了吧!怎么会有”
···
芭乐听到左一条右一条的粉丝留言,恨不得掏出手机刷上最强弹幕:“这是我男朋友,你们别痴心妄想了!”
“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,直播节目观众互动中偶尔冒出点与节目无关的讨论,我都会选择跳过,大家也就换下一个话题了。但是今天,这漫天的刷屏,实在是无法忽视。这是逼得我要打破自己固有形象啊。“
朱敏深吸一口气,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,开口说道:“高总,大家在直播间列队整齐地指定你来给大家介绍华腾最新的智驾功能。”